电话:010-6273425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动物科技学院
邮编:100193
联系人:
邮箱:sino_grass@163.com
第二届草基因组学研讨会在青岛成功召开
2019-06-29
2019年6月29日,为进一步推进草基因组学研究和协作创新,国家牧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北京华夏草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2017年北京第一届草基因组会议基础上,继续在青岛召开第二届草基因组学研讨会。会议由山东大学植物发育与环境适应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岛过程与能源研究所、联盟基因研究中心承办。 联盟秘书长杨富裕教授、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白史且研究员、联盟林草复合系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孟林研究员,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和草原所、山东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扬州大学、鲁东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等单位知名专家,联盟基因研究中心合作单位北京百迈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代表等50余人参加了会议。 图1 会议合影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副校长谭保才教授致欢迎辞,指出国家高度重视草业学科发展,草产业发展潜力也十分巨大,通过草学基础研究将极大助推草产业发展,学校大力支持相关研究,并欢迎草学同行加强与山大的交流合作。 图2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副校长谭保才教授致欢迎辞 杨富裕教授指出,加强以生物技术和基因组学为代表的基础研究对于草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联盟基因研究中心将作为草联盟及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分子研究和服务系统的载体,逐步形成针对“草”(包括草类植物、木本植物、饲料、草食动物、土壤等)基因研究的综合型平台,主动对接国家新一轮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十四五”规划和种业自主创新工程等,提升草学基础研究水平。 图3 草联盟秘书长杨富裕教授介绍会议背景 与会专家对草基因组学研究进展进行充分交流,对加强“自主、创新、颠覆”的草基因组学研究平台和网络,创新开展草类优良基因资源挖掘、植物与环境互作反应机理、分子定向设计育种等研究提出了诸多建议。 青岛农业大学草业学院院长王增裕教授做了“Shoot architecture and flowering in forage and bioenergy crops”的报告。 图4 王增裕教授作报告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草业与环境发展中心孟林研究员做了“我国草种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思考”的报告。 图5 孟林研究员作报告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产祝龙教授做了“冷、暖季型草坪草应答温度胁迫的机制”的报告。 图6 产祝龙研究员作报告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周美亮研究员做了“荞麦种质资源与黄酮合成机制解析”的报告。 图7 周美亮研究员作报告 中科院青岛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付春祥研究员做了“牧草与能源草重要性状的基因鉴定与遗传改良”的报告。 图8 付春祥研究员作报告 山东大学生命学院副院长周传恩教授做了“苜蓿复叶发育的分子机制研究”的报告。 图9 周传恩教授作报告 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贾善刚副教授做了“生物信息学在植物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的报告。 图10 贾善刚副教授作报告 北京百迈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主管余莹做了“基因组学相关研究介绍”的报告。 图11 余莹主管作报告 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院长白史且研究员做了会议总结。他指出,青岛聚集了众多草学优秀科研机构和知名专家,在青岛召开第二届草基因组学研讨会具有里程碑式意义。会议从草种质资源创新、基因资源挖掘利用、生物信息学、草种业发展等方面就技术、方法和产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取得了丰硕成果。建议未来草基因组学研究要进一步聚焦国家需求和重点方向,注重梳理凝炼重大成果,形成草基因研究合力。 图12 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白史且研究员作会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