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扎实提高办刊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倡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及科技部《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教育部等《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和中国科协等七部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切实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推动《草学》杂志高质量发展,服务科技强国建设,促进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草牧业发展、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确保国家生态安全和食物安全,切实体现新时代草业人的责任担当。在此,我们共同倡议,全体草业科技工作者和研究人员行动起来,积极做好以下工作:一、坚决支持国家改进科研评价体系。破除科研活动和科技评价中过度看重论文数量多少、影响因子高低,忽视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等“唯论文”不良导向,倡导分类评价、注重实效的导向原则。二、正确认识和看待论文发表。论文是科学研究的基本产出之一,发表论文既要“顶天”还要“立地”,“顶天”是指发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质量“三类”论文,“立地”是指发表对祖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指导性强的实用论文。 “顶天”和“立地”论文没有贵贱之分,要坚决摒弃“以刊评文”,不把论文数量、影响因子高低等相关指标作为直接评判依据,强调实际贡献。三、迅速行动起来为国家发展作贡献。草原是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屏障,占国土面积的41.7%。草原畜牧业是广大牧区的主导产业。我国55个少数民族、近4亿人口生活在草原分布区;有1.4万公里的陆地边境线,占全部边境线的62%。草业是广大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是促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需求和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当前,草原退化趋势还没得到根本遏制,优质饲草短缺依然影响着我国草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广大草业科技工作者投身其中,把论文写在祖国60亿亩草原上、写在草原生态修复和草牧业生产发展一线上,为促进草原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草牧业高质量发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提供有力科技支撑,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为此,《草学》杂志在当前国家切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弘扬淡泊名利、潜心研究、担当奉献、拼搏创新的科学家精神的大潮中,愿做一朵先行的浪花!我们庄严承诺和倡议:——《草学》杂志倡议广大科技人员在我国主办的杂志上多发表论文,多写中文论文,多写高水平、高质量、有创新价值、体现服务贡献的论文,多写在国际学术界发出中国声音的论文。——《草学》杂志将继续免收版面费,优先刊登财政资金资助的论文,优先刊登解决制约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瓶颈问题的论文,优先刊登广大人民群众和农牧民看得懂、用得上、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论文。——《草学》杂志将一如既往扎实不断提高办刊质量,吸收更多有水平、有价值的论文发表在《草学》杂志上。实干兴邦,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科学精神、创新质量、服务贡献为追求,敢于啃硬骨头,加强原始创新,加强长期积累和持续攻关,不断实现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加快成果转化应用。特此倡议!
《草学》杂志简介
《草学》杂志:创刊于1980年,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主办,国家牧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青藏高原生态畜牧业协同创新中心等协办,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主管。
中国工程院南志标院士、印遇龙院士担任顾问。
杂志以传播草学知识,促进草业和草原开发与利用成果交流,服务草原生态建设、草牧业生产和农牧民增收。先后获得四川省优秀期刊评选编辑加工奖,四川省质量一级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等荣誉